为适应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切实提升心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7月4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举办了“心理教师科研素养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培训邀请了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范志光做关于“论文投稿与模块化写作”的主题讲座,全校共50余名心理课程组教师参加。
范志光聚焦心理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痛点”与“难点”,旨在为一线心理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科研指导,以“为何研”“研什么”“如何研”为纲,深入讲解如何从日常工作中敏锐地发现真问题、提炼有价值的科研选题。他强调,选题应突出“小切口、深挖掘、重应用”的原则,确保尽量有趣,投稿时要注意特殊时间节点。
培训现场,老师们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厚。“陈老师讲的选题方法特别接地气,让我意识到原来日常工作中的很多困惑都可以成为研究的起点。”医学院的王老师如是说。
本次培训是有效加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培训为心理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有效助推科研能力提升。接下来,心理课程组将持续开展交流研讨,深化培训成果,激发教师科研热情,提升专业素养,从而更科学、更有效地护航学生心理健康,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坚实的“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