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举行课程与教材开发中心成立仪式。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主任徐国庆,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教学委员会主任战德臣,以及来自中国计量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代表,校内师生代表等130余人出席会议,共同探讨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开发的新路径。
校长梁克东代表学校向出席仪式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成立课程与教材开发中心,是学校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战略行动,是深化“五金”内涵建设的创新实践,更是应对AI时代教育变革的主动作为。中心将聚焦“突破传统课程体系桎梏、突破教材更新滞后瓶颈、突破原有教学模式局限”三大核心任务,着力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对接新质生产力的教学体系,建立产教协同的动态优化机制,打造AI赋能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对于中心的未来发展,梁克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升“对标度”,以战略思维锚定发展坐标。中心建设必须坚持“三个对标”。对标国家战略,紧扣制造强国、职教出海需求,开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课程体系;对标产业升级,动态跟踪长三角区域产业布局,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对标国际标准,推动中国职教课程模式走出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学资源。二要增强“融合度”,以系统思维构建创新生态。重点抓好“三个融合”。深化产教融合,与百科荣创、脉链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课程,实现教材内容与产业技术同步更新;强化科教融合,将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数智融合,加快虚拟仿真、智慧课堂等新形态教材建设,重塑“AI+职业教育”新范式。三要夯实“保障度”,以闭环思维完善建设机制。着力构建“三个体系”。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需求调研、开发实施、反馈优化”的闭环管理机制;完善师资培养体系,开展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优化校企协同体系,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长效合作模式。特别要发挥徐国庆教授等专家团队的智库作用,确保课程教材建设方案既顶天立地又务实管用。
副校长朱钢国宣读了学校课程与教材开发中心成立文件。随后,朱钢国与5位分中心主任在全场嘉宾的见证下,共同按下启动手印,标志着中心的正式启航。
会上还举行了聘任仪式。徐国庆受聘为中心首席顾问,梁克东分别为首席顾问、校级中心主任、分中心主任以及企业专家代表颁发聘书。
成立仪式后,徐国庆作题为《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建设思路》的专题报告。报告从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总体情况出发,系统梳理了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的基本情况和总体特征,深入剖析了当前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主要矛盾,从教材结构职业逻辑的合理性、教材内容实践性与育人性一体化处理水平、教材实践知识的开发深度、教材内容的知识重构水平等四个维度深刻阐述了职业教育优质教材的内涵、现存问题及建设途径,并前瞻性地提出了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值得关注的课题,为中心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战德臣作题为《新时代数智课程与数智教材建设的新模式新探索》的专题报告,他结合《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数智课程与教材案例,从实践层面生动解读了数智课程与数智教材建设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方法,以兼具创新性与可操作性的经验分享,让与会者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对传统教学的重塑力量,为与会者带来了宝贵的启发和思考。
当日下午,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与教材开发中心、电子信息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开发中心、智能制造职业本科课程与教材开发中心等五个分中心还分别开展了专题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各分中心的工作方向和重点任务。
据悉,课程与教材开发中心的成立是学校服务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化战略,推动学校课程与教材建设以及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以中心的成立为新起点,依托专家团队的智库作用,积极探索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新模式,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为培养更多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高端技能人才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