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职新闻

“巧倕坊”架起中非交流桥 非洲木雕艺术家走进金职大

来源:文旅学院作者:潘晓菲时间:2025-11-07浏览:106设置

近日,“巧倕坊——2025中国和非洲木雕手工艺创作交流项目”正式启动。文旅学院作为该项目的重要站点,迎来了非洲多国木雕艺术家莅临交流。文旅学院负责人陪同嘉宾开展参观交流、实践体验等活动,双方围绕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深入探讨,在互动中深化中非文化交融情谊,为项目落地实施筑牢良好开端。

艺术家们走进校史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仔细观看泛黄的老照片、承载历史的实物展品与生动的图文介绍,了解学校多年来的办学脉络与职业教育发展足迹;认真聆听学校在文旅融合、非遗传承等领域的办学成果,尤其对文旅学院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从这里我看到了中国职业教育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这种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来自坦桑尼亚的木雕艺术家在参观后感慨道,校史馆里的每一段历程,都让他对此次交流合作充满期待。

作为此次交流的核心环节,鲁班工坊成为艺术家们感受中国传统技艺魅力的重要窗口。工坊内,东阳木雕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了透雕、浮雕等精湛技法,一件件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木雕作品让非洲艺术家们驻足惊叹。他们不时拿起工具近距离观察,与传承人交流雕刻手法、木料选择等专业问题,更主动上手体验,在一凿一刻间感受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木雕技艺的异同。“中国木雕的细腻与非洲木雕的粗犷各有特色,这种技术碰撞太有价值了。” 加纳艺术家一边体验一边记录,他表示要把在这里学到的技法融入自己的创作中,打造兼具中非特色的作品。



非遗美食坊的体验则让交流氛围愈发升温。在学院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艺术家们化身“美食创客”,亲手制作非遗美食。从揉面、拌馅到塑形、烘烤,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对传统美食的敬畏。艺术家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纷纷竖起大拇指。通过制作美食,艺术家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烟火气,这种贴近生活的交流方式让彼此的心贴得更近。


 

据了解,“巧倕坊——2025中国和非洲木雕手工艺创作交流项目”旨在以木雕艺术为纽带,搭建中非文化交流与技艺合作的平台。此次非洲艺术家走进文旅学院,是学校深化中非文化教育合作的又一实践。文旅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整合非遗传承、职业教育等资源,与非洲艺术家及相关机构开展常态化合作,推动木雕技艺的跨境传承与创新,为中非文化交流互鉴注入更多职教力量,让“巧倕坊”真正成为连接中非匠心的文化桥梁。

 

[关闭页面] [打印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