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学校高层次人才的服务与管理,激发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活力与工作热情,学校于9月9日下午召开2025年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校党委书记王振洪,校长梁克东,副校长陈海荣,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董晓晨,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徐领,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和30名高层次人才代表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楼伟民主持。
会上,徐领介绍了学校人才引育用具体情况。30名人才代表围绕“全过程完善人才引育用政策,实现人才效能最大化”进行了交流发言,并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梁克东充分肯定高层次人才对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并对人才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提升人才工作精准度,从“广纳贤才”向“靶向引才”转变。要紧紧围绕职业本科建设、申硕等重点任务,优化引才精准匹配机制,建立专业群、专业分层分类的引才目标清单;二是提升人才工作协同度,从“个体成长”向“组织赋能”转变。要深化“人才+项目+平台”机制,推动人才个人成长融入学校高能级平台发展,着力推动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的一体化建设,既重点锻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人才领军标杆,又全面提升团队整体作战能力;三是提升人才工作贡献度,从“规模积累”向“成果涌现”转变。要敢于向重大科研项目、高水平创新团队等标志性成果发起冲击,在关键领域形成一批具有显示度的重大成果,突出以实效实绩产出为导向的人才评价考核体系,真正实现从“有人才”到“出成果”到“强引领”的跨越。
王振洪代表学校党委向高层次人才代表致以教师节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感谢大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的贡献。人才队伍是立校之本、兴校之源,他对人才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坚持以德立才,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人才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完善师德师风制度体系,明确师德师风高线要求,构建涵盖多方面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师德档案,将师德表现作为人才引进、教师考核、评优、晋升的重要依据。要营造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保障人才教学科研自主权,畅通民主参与渠道,尊重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主体地位;二要突出引育用并举,不断激发人才队伍集聚效应。坚决打破引才条框构建多元引才机制,大幅提升从头部企业、知名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的比例。深化人才培训体系改革,提高培训针对性,重点提升人才人工智能能力。强化教师企业实践,改革教师企业实践模式,推动从“任务型”向“项目性”的转变。注重人才队伍多方面的合理搭配形成梯队衔接,形成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双向流动、良性互动的格局,在教书育人、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明确主攻方向,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三要做优人才生态圈,不断释放人才队伍新动能。要实现“人才成就事业、事业激励人才”的双向奔赴。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教师职称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职称评审。创新岗位聘用管理,打破“一聘定终身”的僵局,做到“真考真用”,形成良性竞争的动态管理机制。强化激励保障措施,切实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真正形成“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生态。
此次会议切实聚焦人才关切的焦点、热点,充分强化了高层次人才与学校的互动沟通机制。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梳理座谈会的意见、建议,作为举措优化的参考,持续优化提升人才服务品质,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