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2025年全国开源鸿蒙智能终端与物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研讨会在学校圆满举行。本次会议由全国开源鸿蒙智能终端与物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办,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承办,鸿湖万联(江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优软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海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辰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71家院校、企业、协会的理事单位120余位代表共聚一堂,共同围绕开源鸿蒙智能终端与物联行业的产教融合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行业进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会上,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陈夙代表学校向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专家和嘉宾致以欢迎和感谢。她表示,学校始终坚持开门办学,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于2023年12月牵头成立了全国开源鸿蒙智能终端与物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同推动全国开源鸿蒙智能终端与物联行业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发展。当前,区域智能物联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第二轮双高建设均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如何深化共同体运行,陈夙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共同写好产教融合育人文章,挖掘开源鸿蒙领域"国产突围、技术自强"的思政元素,促进人才培根铸魂;二是共同打造产教融合资源品牌,聚焦新时期“五金”新基建,瞄准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企业三方的共通点、需求点,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改革;三是共同促进产教融合服务发展,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瞄准产业技术发展新趋势,建立健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机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顾华玺则从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指出开源鸿蒙生态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高校在鸿蒙人才培养方面应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师资能力升级和生态协同育人的建议。
会上,对新增的共同体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进行授牌,对共同体和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共建的产教融合生产实践中心进行揭牌,并发布了共同体推出的《开源鸿蒙AI大模型机器人共建项目》。新增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整合共同体内的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聚焦推动开源鸿蒙相关技术领域的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在专题报告与分享环节,共同体执行秘书长、鸿湖万联产教融合总经理连志安解读了《共同体2025工作计划与产教融合建设思路》,他表示,共同体将举办开源鸿蒙大赛、出版教材、建立区域理事会等多项工作计划,实现人才与项目的双交付。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工程中心操作系统内核实验室主任古金宇分享了《高校开源鸿蒙人才建设与科研结合》的实践经验,他指出,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建设开源鸿蒙俱乐部、优化操作系统课程、开发教育发行版等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开源鸿蒙代码开发、技术输出和生态建设的能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委员陈群挺介绍了《职业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项目中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他表示,学校依托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通过创建工作坊、重构教学内容、构建多级层级项目体系等举措,实现了教学改革的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孟祥飞带来《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的经验分享,详细介绍了竞赛的起源、赛题设置、评审依据等内容,并鼓励院校学生积极参与,以赛促学,提升专业技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樱作《教材开发与出版支持》专题报告,阐述了新形态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思路和要点,她表示,教材应具备立德树人功能,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以学习成果为导向设计结构,并对接工作模块设计课程。同时,介绍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在教材出版方面的优势与成果。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全国开源鸿蒙智能终端与物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凝聚了各方共识。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开源鸿蒙智能终端与物联行业产教融合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推动我国智能终端与物联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